重生在帝王身上小说

重生在帝王身上小说

作者: 狂风吹落雁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重生在帝王身上小说》是知名作者“狂风吹落雁”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齐国公盛景泰展全文精彩片段:重生在 47 岁帝王身太后喜欢搞道德绑外戚势力嚣太子无才无其余皇子则心怀异觊觎皇公主们虽贵为金枝玉却常受驸马与婆家的欺后宫的妃子更是纷争不各自为就连言官也是言辞犀稍有不慎便逮着我娘稀匹帝王当成这丢人1成为帝王的第一我就想砍别人的脑我是国企老临到退休脑子发跳河救了两个落水的小屁嗝屁因救人累积了功阎王决定再...

2025-05-23 17:27:54
重生在 47 岁帝王身上。

太后喜欢搞道德绑架,外戚势力嚣张。

太子无才无德,其余皇子则心怀异志,觊觎皇位。

公主们虽贵为金枝玉叶,却常受驸马与婆家的欺凌。

后宫的妃子们,更是纷争不断,各自为营。

就连言官们,也是言辞犀利,稍有不慎便逮着我骂。

娘稀匹的,帝王当成这样,丢人

1

成为帝王的第一天,我就想砍别人的脑袋。

我是国企老总,临到退休时,脑子发热,跳河救了两个落水的小屁孩,嗝屁了。

因救人累积了功德,阎王决定再给我 20 年阳寿。

屁颠颠地准备回阳间美美地享受退休生涯时,

一个叫盛景泰的古服男子,正在阎罗王面前老泪纵横地哭诉,说不想当皇帝了。

古代帝王,只要不是亡国之君,那才是真正的生杀予夺啊

看把这家伙矫情的,既然他不稀罕,那换我来当。

2

我高坐龙座,强迫自己听完臣子们的汇报,并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龙座宽阔华丽,既不能躺,又不能靠,还得长时间保持帝王威严的标准坐姿。

时间长了,真有些受不住了。

好怀念办公室的百万豪华座椅呀

皇上,臣欲劾齐国公。彼家教不严,失于教子。成婚之夕,忽弃安阳伯之淑女,而偕一茶女私奔,终至殉情,诚为世道所不容。

我瞬间满血复活。

醒神明脑的方法有三: 卦,卦,还是卦。

我坐正身子,瞟了眼瞬间怒气飙升的齐国公,立即道: 说来听听

言官们如打了鸡血般,把齐国公嫡次子干的混账事好一通输出。

看着群奋激奋、引经据典的言官们,一个个大义凛然,正气十足。

齐国公与言官们唇枪舌剑,一以敌数十。

后果嘛,自然是不敌的。

齐国公被言官们喷得体无完肤。

有官员发现我这个帝王还在上头看得津津有味,立即向我开炮。

陛下,齐国公修身未备,治家弗严,纵子先违婚约,后又咎于安阳伯之千金,责其不能固未婚夫之心。此等悖理,实乃荒谬国公夫人且至安阳伯府,强逼其嫁女,不从则肆意捶楚安阳伯及其女,无理至极。堂堂国公夫人,德行有缺,行止无状,德不配其位。伏请陛下严惩齐国公。

言官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严惩齐国公,以正国法礼法。

一派则认为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齐国公毕竟是四皇子和七皇子的外家,不看僧面看佛面。

两拨人马争得头破血流,唾沫星子四溅。

看着吵成一锅粥的百官们,我总算明白,原主为什么不想当这个皇帝了。

就这么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吵得天翻地覆,不知情的还以为国家要亡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既然都闹到御前了,不处理不行。

于是我清清喉咙,问道: 齐二与茶花女殉情,到底死了没?

如菜市场般热闹的朝堂有片刻的寂静。

没一会儿,一名言官便回答: 回奏陛下,幸而未殒,已为人所援救矣。

这样啊……我想了想,在众人期待的小眼神下,拍板做主。

齐二与茶花女的爱情感天动地,责令他们即日完婚。

倒吸气的声音彼此起伏地响来。

我认为百官们都在震惊我英明神武的决策,感觉非常好地道: 齐二与安阳伯千金的婚约就此作罢。

想了想倒霉无辜的安阳伯千金,我又说: 此女亦甚不幸,先遇齐二之无赖,继被齐夫人逼婚殴击,实堪怜也。今责令齐国公府,以黄金百两,偿安阳伯千金之损。

陛下……齐国公傻眼了。

我不给他说话的机会,飞快地说: 齐二背弃婚约,与人私遁,此乃不义之举。齐夫人强逼其践约,且施以拳脚,蛮横无理,失之度量,遂夺其诰命之衔。齐国公治家不严,罚俸三年,闭户自省一月。

嘿,985 文科出身的我,不但笔杆子写得溜,官样话术也是信手拈来。

皇上……

我盯着齐国公,说: 齐夫人虽骄横无礼,然齐二实为皇亲贵胄,朕当顾其颜面,向安阳伯之千金躬亲致歉,便免了。

齐国公嘴巴张了张,嘴里带着浓浓的不可置信。

我自认这个处罚,合理合情合法,没什么可挑剔的。

也怕言官们继续胡搅蛮缠,赶紧退朝,溜之大吉。

3

回到养心殿,复盘刚才在朝堂上的表现,我给自己打九分。

吃了些点心零食,处理了些政事,批阅各地上报的奏折。

偷得浮生半日闲,发现奏折下头还有个话本子——《东京梦华录》,这一看不得了,立即让我欲罢不能。

我虽是国企老总,但平时的爱好除了游泳,就是看小说。

《斗破苍穹》《盗墓日记》《明朝那些事》……这些书可是让我翻烂了的。

古代的小说没那么天马行空,但涉及权谋、情爱,市井民生,还是让我欲罢不能。

太监小泉子进来禀报。

启禀皇上,贤妃娘娘来了。

不见。

话本子真的好让人上头,看到精彩处,当然不愿被打扰。

身为帝王,有权任性。

但贤妃毅然不顾小太监的阻拦,执意闯了进来。

皇上,何故褫夺嫂氏之诰命?又何故令吾侄娶那卑贱茶花女?陛下此等乱点鸳鸯之举,我齐国公府要以何颜立于世臣妾实难容茶花女为吾侄妇。伏望皇上收回成命,以慰臣心。

贤妃冲到御前,就是一阵输出。

我非常生气。

谁能理解小说看到精彩处被不相干人生生打断的恼怒?

再则,我如今可是帝王啊帝王不该随心所欲吗?

可一想到做帝王的由来,又让我克制了骨子里的暴戾脾性。

我放下话本子,盯着贤妃,语气缓慢。

爱妃消消气,朕觉得,能让齐二不顾婚约都要娶的茶花女,必有其过人之处,索性成全了这对苦命鸳鸯。

我把玩着御案上的麒麟镇纸,漫不经心地道: 你的嫂嫂做得实在过分了,自己没教好儿子,做出离经叛道之事,不好生教育齐二,反倒怪罪安阳伯千金无能。不但逼其完婚,还上门殴打人家,她这是当我大盛朝律法是摆设吗?

最后一句话,我说得相当有威仪感。

连我自己都佩服。

贤妃总算收敛怒气,娇嗔道: 陛下,嫂嫂虽有过失,然陛下私下处置便是,何褫其诰命,且令齐国公府罚俸三年?陛下此举,恐伤臣子之心。且齐国公府乃臣之母族,四皇子外家,皇亲国戚也。陛下虽不顾僧面,亦当念及佛面?

哼,原主不想当皇帝的原因有很多,国库空虚的窘境,便是其一。

齐国公刚好撞到枪口,不罚他罚谁?

虽然我的理由很充分,却又不好宣诸于口。

于是,我说: 正是顾及爱妃与皇子脸面,朕方从轻发落。否则私闯民宅,殴打他人,光此二罪,便可判她入狱。

贤妃瞪大眼,怒声质问: 刑不上大夫,嫂嫂堂堂国公夫人,怎能与普通老百姓……

爱妃此言甚是有理。我语气仍然慢吞吞,但已夹带风暴,奈何言官群起激愤,召他们与爱妃对质,如何?

贤妃一时怔住。

懒得再与贤妃纠缠,我语气淡淡: 朕还要处理国事,无事就跪安吧。

皇上……贤妃大概知道惹我生气了,赶紧放软语气。

红唇中喊出娇滴滴的话语,描绘精致的眸子,释放出十二伏的电压。

可惜,这具身体主人,已是个 47 岁的糟老头子。

而我实际年龄 65 岁,早些年也曾放纵过。

后来吃过一波教训,早已修身养性了。

我语气依然平淡: 全福。

首席太大监立即躬身过来: 奴才在。

小泉子杖责三十,驱出养心殿,殿门外的奴才,每人杖责三十。

全福身子一震,但很快又低下头去: 奴才遵旨。

趁着全福执行命令之际,我又添了一句: 下回再让人闯入朕之御前,守门奴才一律杖毙。

我真的不想杀生。

但为了重拾帝王威仪,杜绝贤妃这种恃宠生娇的宫妃,只能出此下策了。

贤妃出自齐国公府,又育有两个皇子,是皇后之下,位份最高的宫妃,牵一发而动全身,整顿后宫,需徐徐图之。

4

贤妃乖乖地离开了。

这个原主嘴中最是胡搅蛮缠的妃子,看懂了我的杀鸡儆猴,不敢放肆,如小猫般跪安了。

摆了言官们一道,敲打了齐国公,又给了贤妃下马威,心情颇佳。

晚上,我摆驾皇后宫中。

皇后是继后,育有一女,盖因出身普通,性子安静,元后薨后,便由普通妃位,晋封为皇后。

原主与皇后没什么深厚感情,好在继后处事公允,打理后宫颇有章法,便也得了原主几分敬重。

如原主所说,皇后虽长相平平,沉默寡言,然胜在机敏刚毅,处事公允,是唯一能勉强与太后抗衡的力量。

但是,原主口中这位能唯一与太后抗衡的皇后,正遭遇着史上最严重危机。

还没抵达皇后的坤宁宫,半路上便被皇后的宫女截住。

求皇上去慈宁宫给皇后娘娘做主。宫女把头磕得砰砰响。

我赶去慈宁宫时,皇后正直挺挺地跪在太阳下,脸上是不服气的凛然和愤慨。

十五公主,跪在皇后身边,被皇后揽在怀中,不停地抽噎。

就算看到我,先是双眸一亮,但很快就黯淡下来,把脸别到一边去。

我知道她的心思,因为在原主的自述中,十五经常受许娇容的气,可原主身为父皇,却从未替她做过主。

难怪十五看我会有那样的眼神。

十五公主今年十三岁,是皇后所出,也是唯一的嫡公主,身份自然比别的公主更加尊贵。

可堂堂嫡公主,却跪在慈宁宫殿门外的青砖下,罚跪、受刑,被太阳暴晒。

而欺负了公主的人,还堂而皇之偎依在太后身边,撒娇告状。

连我这个帝王驾到,也是毫不当一回事,行礼也是草草而过。

已从宫女嘴中得知事情经过,乃许娇容故意挑起事端,欺负公主身边的大宫女,十五气不过,回了许娇容一巴掌。

太后却拉偏架,认为十五毫无公主气度,要惩罚十五,并杖毙十五身边的大宫女。

十五不从,皇后也认为太后此举不妥当,与太后说了半天的理。

但太后却把忤逆罪冠在皇后身上。

古之孝道大如天。

无论皇后多有理,但太后一句忤逆不孝,皇后纵然贵为一国之母,也担不起不孝的名声,立即跪地不起。

十五见状,也只能跟着跪下来,并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请太后责罚自己,不要迁怒母后。

太后等的就是她这句话,既然知道错了,就得受罚。

我赶去的时候,十五已经受过刑了,整整二十戒尺。

两个手板心,高高肿起,血肉模糊。

显然,行刑的宫人是下了狠手的。

十五被皇后揽在怀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气打不一处来,厉声喝道: 太后信佛多年,一向慈悲为怀,竟然让你们这帮狗奴才败坏她老人家名声瞧公主被你们打成什么样了?太后能饶尔等,朕也不会轻饶。

我怒不可遏,王霸之气油然而生。

来人,把这帮败坏太后名声,违背太后意愿的狗奴才,统统拉出去杖毙。

太后坐不住了,从凤座上几乎蹦了起来,又惊又怒地瞪着我。

皇帝,你这是做甚?

我先给太后施了礼,起身后,这才施施然道: 母后切勿动怒。这帮狗奴才,不顾您的名声,故意抹黑您老人家。母后能忍,朕却不能忍。

我声音冰冷,从牙缝里挤出话来。

中宫嫡出,天潢贵胄,因臣子之女挑衅,受太后之惩戒。此事若传于外,言官必将兴风作浪,弹劾太后之武断专横,不辨是非,且必追罪于祸首,以下犯上,不敬公主之罪。

说到此处,太后脸上的愤怒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沉默。

我声音平静如冬天里的冰水。

全福,耳聋了吗?或老迈之至,朕之命令,尚须迟疑良久?

可是首宦做腻了?

我面无表情地道。

全福吓得跪了下来: 奴才该死,奴才知罪,奴才这就去办。

他哆嗦着起身,尖着嗓子喝道: 皇上有旨,慈宁宫二等以下宫女太监,一律拿下,就地杖毙

刚开始我还生气全福只让抓二等以下的宫女太监,但等我看着满宫的奴才乌泱泱地被抓起来打板子,那震耳欲聋的惨叫声,求饶声,板子击打在肉体上的闷响时,这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慈宁宫侍卫也不过数十人,中宫,以及东西六宫的侍卫全被喊了过来,太监们到处找棍子。找不到棍子的,去慎刑司找。

没有足够多的凳子,就地按在地上打。

整个慈宁宫殿前,所有人都忙碌着。

只为了执行我的吩咐。

被执行杖毙的宫女太监们全哭丧着脸,也不敢过分反抗,只哀哀切切地大喊皇上饶命,奴才们知错了。

帝王就是帝王,原主虽然软弱了些,经常被言官们骂得狗血淋头,被太后道德绑架,但并非无建树。

至少人家深得民心,也深受武将拥护。

既非傀儡,又非傻子。

龙颜大怒之下,如参天大树般的慈宁宫,也惨遭血洗。

上百人的行刑场面,在我这个现代人眼里,着实震撼。

皇后和十五公主也震惊了,相互搀扶着,不可置信地望着我。

太后更是震惊得连连后退,最后站不稳身子,一屁股坐到凤座上,脸色发白。

我笑嘻嘻地坐到太后身边,握着太后的手,温声安慰道: 母后一向信佛,见不得血腥。

母后素崇佛道,恶睹血腥之事,朕是知道的。然此辈刁奴,日益放纵,屡坏母后德名。母后乃疼爱孙女之慈祥老人,而经此辈之手,竟成不明事理、刻薄狠毒之媪。朕实在忍无可忍然母后宽心,朕非滥杀无辜之人,此辈奴仆,略施薄惩可也。

我对全福道: 曾牵掣公主的奴才,即入辛者库;对公主行刑的刁奴,杖毙;其余奴仆,念太后之面,朕网开一面,悉放归本籍,逐出宫门。

全福弓着身子去执行命令了。

对公主行刑的是一个中年嬷嬷,一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此人被杖毙时,还大喊着太后救命。可惜,她心中的救星,此时正与我扮演着母慈子孝呢

太后拉着我的手垂泪道: 皇帝,得亏你来得及时不然,真要是传了出去,外人还不知要如何编排哀家。

不怪母后,是这帮奴才欺上瞒下。

我拉着十五公主的手,看着她血肉模糊的手心,心疼得几乎掉眼泪。

朕可怜的嫡公主,朕都舍不得动一根毛发,竟让刁奴这般折辱你,朕恨不能诛他九族

太后一个激灵,赶紧让人传太医,又拉着十五的手赔不是,垂泪道: 都是皇祖母的错,识人不明,这狗奴才,哀家明明只是让她略施薄惩,没想到竟下如此狠手。皇帝杖毙她,也不算冤了她。

十五公主还一副蒙圈的模样,看着太后,又看着我,脸上带着不可置信。

皇后深深看了我一眼,她倒是有城府多了,尽管刚才被太后罚跪,脸面尽失,但此时,又是一派温婉沉着恭敬的模样。

她笑着说: 不关母后的事,您是皇祖母,是长辈,教训下晚辈,天经地义。只是刁奴拿鸡毛当令箭,不但败坏了母后的慈悲形象,也让母后与十五的祖孙之情大打折扣。多亏了皇上及时杖毙刁奴,不然传出去,还不知要闹出什么样的荒唐流言。

太后脸含欣慰: 皇后说得是,今儿皇后受委屈了,十五也受委屈了。

然后太后赏赐了皇后和十五不少名贵珍玩。

原主对太后是真的孝顺,各地方上贡的奇珍异宝,第一时间就孝敬给太后。

太后手头的好东西,着实不少。

随便漏出一两件,也足够外头的人打破头了。

更遑论为了弥补皇后母女所受的委屈,一口气拿出的件珍品,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放到现代,市值少说以亿为单位。

如此丰厚的赏赐,天大的委屈都不是委屈了。

但有人不高兴了。

许娇容居然对太后嗔道: 姑祖母,这件金丝百宝头冠,不是要赐给我吗?

太后脸色阴了下来,厉声道: 住口

金丝百宝头冠,自然该给哀家的嫡亲孙女。

不给许娇容话说完的机会,太后又道: 你进宫也有好些天了,你祖母应该也想你了,赶紧出宫陪你祖母去吧。

许是从小被娇纵的缘故,许娇容居然说: 姑祖母这是要赶我出宫?

太后铁色铁青,想来有这么一个半只脚踏进鬼门关而不自知,还在那蹦跶的棒槌侄孙女,也会很心累吧?

我当然清楚,太后这是借故想支走许娇容,免得惨遭我的毒手。

但我偏不如她愿,冷着脸质问许娇容。

倒还把你给忘了。朕听闻,汝还打了公主身边的大宫女?

许娇容还不当一回事,太后却一把抓过我的手说: 皇帝,哀家腿又疼了。

原主能登基为帝,太后出力甚多。

当年原主还是太子时,遭先帝猜忌,几欲被废。

太后跪于御前一日夜,方令原主转危为安,从此落下腿疾。

原主称帝后,对太后多有孝顺,事必躬亲。

太后却以原主孝顺为当然,频索娘家之援。

原主稍不从,太后则以腿疾为由,屡屡道德绑架原主。

原主心软,屡为所制。

我怒斥: 尔等如何侍奉太后?朕观之,但凡涉许氏之女,太后腿疾必增。

太后急了,化愤怒为哀伤: 皇帝贵人多忘,哀家腿疾之由,皇帝竟都忘了吗?

我说: 朕记得,每至阴雨,母后腿疾方作,今夕可有雨?顾左右而言他,朕观天象,乃非雨之兆。母后腿疾,必有他故。

太后胸臆微动,道: 许是久坐之故,稍作休息或可愈。

我和皇后一并扶太后入内室休息。

5

太后再逐许娇容出宫。

后者似有委屈之色。

我冷声道: 不欲出宫?朕如你所愿。来人……

皇帝……太后忽握着我的手,容色严厉,前所未有。

原主畏太后之道德绑架,深入骨髓,我不等她开口,马上说: 母后乃太后,天下至尊。朕虽为君,亦须从命。此女胆敢冒犯公主,挑拨母后与嫡公主之祖孙情谊,致嫡公主受委屈。母后慈悲,不忍罚之,朕当代之。

太后愕然,指着我,全身颤抖。

我生平最恨人指鼻,尤其此人手如鸡爪,涂暗红之色,如电视中黑山老妖。

我大声道: 朕不畏因果报应,为母后计,愿为恶人。

叫来全福,命其治许氏之罪。

太后双眼一翻,晕了。

我立即扶住太后,命传太医,道: 许氏气晕太后,罪加一等,削县主封号,贬为庶人。许家教女无方,降伯爵,罚银三万两……

太后马上又醒了,紧握我的手臂,目眦尽裂,颤声道: 皇帝,哀家亦有罪,当先罚哀家。

我安慰道: 母后何出此言?朕虽为天子,却非昏君。母后与许家,判然两别。许氏之罪,朕不累及母后。有朕在,母后仍为大盛最尊贵的太后。朕仍会孝敬母后。

太后历经风雨,如何听不出我言外之意。

后宫那些不知进退,与帝王抗争,无论太后天后,皆难逃一死。

太后聪慧,即敛威仪,化为无助老妪,欣慰道: 皇帝孝顺,哀家甚慰。

我继续扮演孝子。

太医会意,言太后肝火旺,需疏肝泻火,戒怒戒躁。

我亲自侍奉太后用药,赚孝顺之名,复以太后需静养为由,免妃嫔请安,外命妇亦不得扰。

其后,又以侍奉不力为由,撤换慈宁宫之管事太监与掌事嬷嬷。

此二人乃太后之左右手,后宫势力错综,难以清理。

我是皇帝,何须寻其罪证?

直接釜底抽薪即可。

此事交皇后办理。

我又以积德为由,令皇后遣老宫人出宫,以稀释太后势力,为国库节省开支。

皇后虽震惊我的手段,然身为既得利益者,自当竭力去办。

……

我又去坤宁宫,安慰十五。

花骨朵儿般的小姑娘,委屈得双眸红肿。

盖因我为她动雷霆之怒,兴奋上脸,捉着我的衣袖,对我诉说了之前的诸多委屈。

父皇为何现在才想到要为儿臣做主?十五三分可怜,五分委屈,两分愤怒地质问我。

后来我才明白,原主的嫡公主,竟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除了许娇容,就连太后亲闺女,原主嫡妹,荣成大长公主,及其女儿,也经常欺负她。

原主虽然心疼女儿所受的委屈,却因顾虑太后,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我又把原主骂了个狗血淋头: 懦夫孬货不是男人。

当然,我也理解原主。

原主能从不受宠的皇子,打败众多实力雄厚的皇子,被封为太子,终夺得大宝,离不开太后的鼎力扶持。

原主对太后,一片赤诚。

奈何道德感超强的帝王,却遇挟恩图报的太后。

不但屡屡道德绑架原主,还干涉朝政,一心为许氏谋利。

太后闺女,荣成大长公主,跋扈专横,奢侈骄纵。养面首、夺人夫,草菅人命,胡作非为,百官多有怨言。

但有太后护着,也只能忍了。

太后侄女,许蔓,与荣成公主差不多的德性,自私狠毒,哪样缺德来哪样。

盖因有太后这个护身符,前朝后宫,横行无忌。

太后侄孙女,许娇容,一个既非宗亲,于朝廷于社稷无寸功的普通闺阁姑娘,也在太后的逼迫下,被封为县主。

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最让原主难以忍受的是。

原主心爱的白月光,元后的早逝,也有太后的手笔。

可原主却屁都不敢放,甚至都不敢去质问太后。

盖因太后善于道德绑架,言官们也酷爱以孝道来压他,两座大山死死压在他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我却觉得,原主有一半是自找的。

6

全福恭敬地呈给我一张明黄圣旨。

这是司礼监起草的降爵圣旨,与申饬内容,请皇上过目。

圣旨内容写得极为严厉,申饬得有理有据,字词间,全是许氏不敬太后、不敬皇族的各种罪证,甚至还列出许氏三十项罪状。

果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我拿出玉玺,盖上大印。

全福传旨回来,向我诉说许氏的各种反应。

先是不可置信,然后是勃然大怒的质问。最后,发现我来真的,又要闹着进宫见太后。

既然下定决心收拾许氏,怎么可能让他们见太后?我老早就切断太后与外界联系。

如今的慈宁宫,没有我的允许,外人连只字片语都递不进来。

……

处置许氏家族的后遗症,在第三日便爆发了。

一群言官群起激昂地攻击我。

许氏乃太后母族,皇上处置许氏,太后必然伤心,将如何安享晚年?

这些许氏的走狗,无不指责我,对太后不孝。

封建王朝,以孝治国,皇帝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为博取美名,都会对太后极尽孝顺,以彰显孝道。

我对太后母族动手,就是给太后下马威,在天下人心中,便是不孝的表现。

面无表情地承受着言官们对我的各种指责,我扭头,问全福。

记下否?

全福小声答: 回皇上,都记下了。

全福是我成为太子后,太后亲自指派给我,这些年来用着也还顺手。

但因是太后的人,原主不敢尽信,又不敢轻易动他,以至于憋屈得半死。

我则不同,能做到首席大太监的高位,应无蠢人。

垂垂老去的深宫老妪,与年富力强的我两相对比,傻子都明白该如何选。

我只需表现出正常帝王的威仪与手段,便能让他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冒头之心。

昨夜让他去许氏宣旨并执行命令,也是为了考验他。

还好,这老东西没让我失望。

回来后,还把许氏给他的两万两银票如数奉上。

我也眼馋这银子,到底还是忍了,只收取一半进私库。

刘邦顶着流氓皇帝的名声,仍然有一大群追随者死心塌地为他效忠。

项羽堂堂西楚霸王,英勇盖世,身边却无人可用。

这不都是钱财闹的吗?

上位者,本该恩威并施,奖罚分明,诱之以利,许以功名。

不怕聚不住人才。

光画饼的守财奴,纵然舌灿莲花,也拢不住人心。

因我的沉默,使得这些言官骂得愈发带劲。

仿佛我这个皇帝,不向太后磕头请罪,不下罪己诏,大盛就得亡国。

等他们骂得差不多了,我清清喉咙,问全福。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聊天记录渣男翻车
  • 不做二选一的说说
  • 腐化雕像作用
  • 头衔零冠词
  • 真千金的娘亲
  • 不妙她们都在觊觎我绯色回响
  • 高考作文高速公路事件
  • 我做大哥很多年是哪首歌的词
  • 十年一遇黄梅季节
  • 十年一遇降雨标准
  • 十年一遇大风
  • 十年一遇最早入梅